導讀:“長江保護法是我國首部有關流域保護的專門法律,是一部分量很重的法律,不僅關系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而且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
2021年2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長江保護法實施專題新聞發布會。
為什么制定這部法律?
“長江保護法是我國首部有關流域保護的專門法律,是一部分量很重的法律,不僅關系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而且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發布會如是回應。
其重大意義何在?
1、根據關于長江保護的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為行為準則
2、對長江所面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依法強化生態系統修復和環境治理,切實保障長江流域生態安全
3、針對長江保護中所面臨的部門分割、地區分割等體制和機制問題,在法律層面有效增強長江保護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4、根據使長江經濟帶綠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戰略部署,依法推動長江流域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針對哪些突出問題?
1、城市和工業污染的治理任務依然繁重;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亟待突破;水生態問題突出。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著重做好3個方面工作:1、繼續推進城市黑臭水體、工業園區、入河排污口和自然保護區的重點整治等四個專項行動;2、堅持三水統籌,統籌水環境、水生態和水資源等要素,系統謀劃“十四五”期間的長江流域保護工作;3、搞清楚長江生態流域的環境問題在哪里,癥結在哪里,對策在哪里和落實在哪里。
有哪些亮點和特點?
“針對特定流域的全國性法律,長江保護法是第一部”,其主要特點表現在:
1、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2、突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基本要求;3、做好統籌協調、系統保護的頂層設計;4、堅持責任導向,加大處罰力度。
如何做好貫徹落實工作?
1、加強學習宣傳,全面提升法律意識(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把學習宣傳《長江保護法》作為一項重點工作,積極配合全國人大做好法律的宣傳釋義、分析解讀工作);
2、推動完善配套法規,健全法律制度體系(領導小組辦公室將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長江保護法》配套規定制定和相關法規規章等修訂完善清理工作);
3、強化工作措施,落細落實工作任務;
4、加強統籌協調,推動形成工作合力。
關于生態流量管控
生態流量是維系河湖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提升河湖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的基礎。長江保護法在我國法律中首次建立了生態流量保障制度,即:建立生態流量標準、提出生態流量管控指標;將生態水量納入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將生態用水調度納入工程日常運行調度規程。
發布會透露,目前,長江流域已編制完成了20條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實施方案,開發了生態流量監管平臺,實現了30條河流、2個湖泊62個控制斷面實時在線監測。
如何與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的銜接?
與其他相關法律相比,長江保護法既有不同的側重領域,又存在較密切的銜接關系,不影響相關法律在長江流域的適用。其注重了三個突出,明確了四個禁止,提出了五個保障,明確了六個要求。
立法機關如何推動?
1、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要全面準確理解法律的主要內容和重要制度,切實抓好學習宣傳貫徹工作
2、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專門向國務院辦公廳發函,要求按照立法法的規定及時制定出臺配套規定
3、對現有的涉及長江保護法的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
4、202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擬安排聽取和審議國務院關于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
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如何做?
1、開展長江流域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問題研究
2、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修復規劃,按照規劃組織實施好長江流域重大生態環境修復工程
3、按照突出安全功能、生態功能、兼顧景觀功能這樣一個次序,以系統的觀念推進長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化保護修復
4、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修復
自然資源部也同時表示,長江保護法是我國首部流域性的綜合立法,本部將建立長江流域自然資源底圖和自然資源監測網絡,為實現長江流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目標而努力。
對以后的流域立法有什么影響?
“長江保護法是我國第一部針對一個流域的專門法律,其立法理念、制度設計和立法工作經驗對其他流域立法包括黃河保護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全國人大環資委相關發言人如是回應。
關于實施長江“十年禁漁”
實施長江“十年禁漁”,是“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的歷史性、標志性工程,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修復水域生態功能、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大意義。要始終保持非法捕撈高壓嚴打態勢,大力推動長江野生江鮮禁售禁食,加快補齊長江漁政執法能力短板。
農業農村部稱,長江保護法明確要求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和沿江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標準體系,制定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計劃,組織開展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加強水生生物重要棲息地保護,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生產性捕撈,加大對有關違法行為的責任追究和處罰力度。
為此,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工程建設、航道整治、岸線利用、挖砂采石、取水排污等涉水活動的論證審批和規范管理;落實珍稀瀕危物種拯救計劃;加快出臺《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管理規定》,探索以魚控草、以魚抑藻、以魚凈水的生態綠色發展道路。
發布會也回應,要正確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辯證統一關系;持續強化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夯實綠色發展基礎;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引導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協同推進的新模式。
聲明:本文轉自環保在線,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僅供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商業用途。如文中的內容、圖片、音頻、視頻等存在第三方的在先知識產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